在美丽的松山湖畔,坐落着一所独具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怀揣优质技能,走向“世界工厂”的生产、创新一线,为东莞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它就是东莞市唯一的公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yh0612cc银河(下称“东职院”)。
东职院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第三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校以“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目标,以“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为办学理念,确立“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校三年成为万人大学,四年成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七年成为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十年入选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书写了东莞公办高职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符合实际的“专业群”
办学实现让“当地离不开”
专业结构是职业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更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专业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毕业的学生才有独特的竞争力。
东职院深谙此理。建校以来,学校以培养区域、行业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主,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开展“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品牌、凝练专业特色、建设双高专业群”为核心的专业建设工作;紧跟珠三角产业发展趋势,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办好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群,逐步实现“当地离不开”的办学目标。
为了提高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学校不断健全专业供需预警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三年来,暂停了制冷专业招生;增设了护理、助产、药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这一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3个省品牌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6个一流校建设专业群,专业群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目前,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等15个二级教学院系(部),完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十个专业群布局,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6个专业。
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在东职院已形成鲜明的特色。东职院先后牵头成立了6个职教联盟(集团)、1个东莞职业教育产学研创联盟,建设1个校企协同育人专家库、4个示范性教学基地、5个校中厂、6个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基地、4个技术研发中心、1个咨询中心、1个评价中心以及3个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学校与高端行业、领军企业及科研机构联合组建跨专业的特色产业学院:建筑学院、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岭南园林学院,服务企业创新升级。
产教融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通过职业教育联盟、特色产业学院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共享平台,企业在人力资源、专门资金、设备设施等方面不断加强投入,提供校内实践教学设备4247.63万元,比2019年的505万元增加了741.11%;产学合作企业向学校支付技术服务费611.86万元,比2019年增加4.07%。
提升师资综合实力
全力服务“立德树人”
在yh0612cc银河,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工作室聘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国军为领头人,2年以来共吸引了22名教师和专本科学生参与,团队成员收获满满:开展12项横向科研项目,纵向项目4项;立项技艺能手项目2项,师生发表了SCI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和实用新专利18件,新申请PCT国际专利2件和国家发明专利12件;国家标准实施2件,鉴定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
这是东职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缩影。坚持“引培结合、理实结合、育训结合”原则,学校打造了“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师能力提升体系,即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打造了校本培训平台、专项培训平台和自主培训平台。学校通过实施师德提升工程、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及师资队伍国际化工程等“五大举措”,实现了教师队伍结构和能力的“四提升”,即学历结构提升、职称结构提升、双师结构提升以及国际化能力提升,进而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全校现有博士研究生53名,占专任教师的9.46%,博士比例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9,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占比81.62%,远超全国示范(骨干)校平均数65.69%;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5.51%,与全国示范(骨干)校平均数36.89%持平;学校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09%,高于全国示范(骨干)校平均数。拥有省级创新团队2个,南粤优秀教师4名,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4名,广东省专业领军人才2名,广东省技术能手2名。
教师发展中心是学校师资建设的一大亮点。该中心以“激发潜能、促进发展、追求卓越”为宗旨,以帮助、促进教师发展为主线,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如:教学工作坊、信息化教学工作坊、定制化培训等,取得较好成效。
2019-2020学年,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或协办的培训累计场次19场,累计参与2000人次。2020年第五届广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东职院教师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打造了一批省级教学能手。
学校“服务力”显现
学生“竞争力”增强
针对区域3C行业在智能制造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由该校科研处牵头搭建的智能终端产品测试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先后与广东松庆合作开发6轴工业机器人,产生了近800万的经济收益;与广东汇兴精工制造合作开发3C柔性专票线,产生了近1000万的经济收益。“yh0612cc银河不仅为企业送装备、送技术,还为企业送来了人才。”企业对此盛赞。
得益于学校精准的办学思路,东职院不断开拓创新,办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区域发展的“服务力”已经显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在逐步增强。
多措并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就业地域看,该校2016届~2019届就业的毕业生中,均有绝大多数的人在广东就业,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德技双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该校积极开展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和园区合作,协同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毕业生主要在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就业,这适应了东莞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为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在技术服务能力方面,2018-2020年该校技术服务到款额逐年递增。近三年,教师市厅级以上课题立项数为216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数授权达229项,发明专利授权达17项,软件著作权授权9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稳步提高。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85%,近四届毕业生的月收入呈上升趋势,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6届的68%增加到2019届的74%,且持续高于全国高职。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表示满意的比例高达98.63%,学校毕业生在主要就业领域有着良好口碑。